旅明_第43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第3/3页)

国家软肋之一:贸易战一开打,饲料和rou价马上开始波动。

    这是没办法的事: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平原所能产生的财富是远远超过山地的,而成本却又远远低于山地。

    ……

    确定了新开垦的耕地统统上马大豆项目后,梁乐天和米硕两人又回到了电三轮上,继续往东开去。

    再往前不远,就是正规的大田作物区了。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分布着大片的土豆田,番薯田和玉米田。蚂蚁一般的农场职工正在田间劳作,远处还能看到黑点般大小的拖拉机在缓缓移动。

    这三种是经过筛选后,最终被粮食公司挑选出来的主粮作物。

    台南平原终年温润,七八月间的平均气温是33c左右,即便是冬季最冷的一二月,平均气温也在16c上下。

    再加上本地水源充沛,所以除了一些热带植物外,绝大部分农作物都可以在台南平原播种生长……无非是产量高低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北方农作物在温暖的台南反而长势更好。

    后世的台南平原,主力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这两种“高档货”在眼下的大员是没有多少市场的,或者说,短时间内穿越众伺候不起两位大爷。

    水稻和甘蔗都是需要大量肥料和田间精细管理的作物,而这正是穿越众眼下的短板所在。

    像甘蔗这种经济作物,没有足够肥料的话,产量就会很低……虽说大伙都知道在17世纪白糖是硬通货,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下还是先考虑填饱肚子为妙。

    水稻也是同理。需要蓄水的水稻田,不但容易引来可怕的蚊子军团,还需要肥料和精细的灌溉系统,以及田间管理,总之,大米好吃秸难栽。

    所以这两种作物眼下在台南的播种面积并不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