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 圣笔亲书 (第2/6页)
及其弟子言论,第四类则是儒家代表人物的所着文章。 其中《礼记》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学》与《中庸》两篇,《大学》乃是亚圣曾子之作,而《中庸》则是孔子的孙子亚圣子思子之作。 在华夏古国的宋代,《大学》和《中庸》甚至被朱熹剥离《礼记》,与《论语》和《孟子》并列为“四书”。 在圣元大陆,没有四书五经之说,只有六经、十三经等说法。 现在圣元大陆更重《礼记》,对《周礼》与《仪礼》并不重视,所以方运也不准备诵读三礼。 《诗经》乃是诗歌源头,《乐经》则是音乐和声律的源头,可见诗词与音乐在儒家的地位极高,甚至有后人猜测,孔圣之所以编写《诗经》,就是为以后的战诗词打下基础,所以此时哪怕人族无诗圣词圣,许多人也认定人族的诗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诗圣与词圣。 人族一直在进步,从《周礼》到《仪礼》再到《礼记》的变迁就是最好的证明,连最守旧最古板的礼仪制度都在变更,其他方面更不言自明。 只不过《诗经》和《乐经》对文位的帮助有限,只能用来辅助。 至于《尚书》方运想都不用想,这可是记载尧舜以及夏商周时期的古代历史文献和散文集,书中所言极为晦涩,哪怕大学士都难以完全理解。 在第六山中,有个神秘人靠诵读《尚书》阻止方运,被方运获得了部分《尚书》真意,但因为残缺太多,方运根本无法修习。 想到那个神秘人,方运低头看自己的右手,手掌依旧有一条横着的纤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