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4章 圣笔亲书 (第1/6页)
来圣庙的路上,方运一直思索,读谁的着作,就会与谁的意念形成共鸣,所以选择着作最为关键。 通常来说,读六位亚圣与孔子的着作最佳,先不说七圣的思想境界高,单单他们遗留在人间的力量就远超其他半圣,形成的共鸣更强。 六亚圣中,除了周文王的《周易》,其余五人都算是孔圣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与其读他们的书,不如直接读孔圣的着作。 孔圣曾编写六经,乃是《诗经》《尚书》《周礼》《易经》《乐经》和《春秋》,是儒家的六种最高经典,也是圣元大陆儒家的思想源头。 方运很想读《易经》,但《易经》乃是孔子亲封的诸经之首,包括《周易》和《易传》两篇。最后若不是孔子亲自为《周易》作序并写下《易传》来解释《周易》,连周文王的后代们都读不懂。 现在精通《易经》之人,要么是孔家子弟,要么是周文王的后代,他们有天生的优势,别人若专攻《易经》很难在境界上超过他们。 儒家有三礼。 《周礼》记载了周朝的官制,并且孔子编修后,利用官制来表达儒家的治国理念。 《仪礼》则是孔圣弟子合编的礼仪制度,以士大夫的礼仪为主,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祀等等制度。 人族的礼仪制度一直在变,所以在《周礼》和《仪礼》之后,出现了更适合读书人的经典,《礼记》。 《礼记》则是西汉半圣戴圣之作,《礼记》内容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解释《周礼》和《仪礼》,第二类是记载各种礼仪,第三类记录孔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