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就问,老子说错了哪句? (第2/4页)
满场立马嗡嗡一片,郑獬岂能错失这么好的讥讽机会:“圣贤者,小善也,有趣有趣,诸位共鉴,诸位共鉴!” 都听见了吧,都看到了吧?狄咏说的,《大学》所言,小善也!他狄咏这回不是自比曹子建了,他狄咏是比圣贤还高明! “悖逆至极,不当人子!”杨绘已然对狄咏忍无可忍。 狄咏回头看一眼刘几,见刘几拿笔正在奋笔疾书,等上一等,这回乃狄咏立言之时,必须要严谨,还要留下正式的书面记录,狄咏治学之道,就在今日。 待得刘几停笔,狄咏才道:“读书人之道,在于仁义无疆,读书者,得道业无惑,如此仁义于民,使民明德。民何以德?诸位,民何以德?” 就问在座,人民,怎么才会有道德? 郑獬立马有答:“在明明德,亲民教化之功!” 在不断给人民宣传道德,在于教化百姓!让百姓知道什么才是该有的本性道德。 “大谬也!”狄咏加高音量直接反驳,立马又道:“管子有言: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之德,在于教化,更在于有食果腹,有衣裹体,衣食无忧,才有礼节荣辱,方才致德也!若是衣食有忧,教化再多,依旧盗抢横生,明德无望!” 这就是事功,你每天说要有道德要有道德,说什么“不是嗟来之食”,程颐兄弟甚至还说出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压根就不能当做主流价值观,这永远都只能是少数人能做到。 不是说这种理念不对,而是说这可以用来要求自己,但不能真的当作道德标杆来要求这个时代万千连字都不认识的普通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