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90节 (第1/7页)
虽然他跟解缙有点不对付,可是现在,他倒是希望姜星火做不成扫盲班这件事。 归根到底,还是利益。 不管是解缙还是杨士奇,亦或是杨荣、胡俨,他们既然跟大皇子朱高炽的牵扯越来越深,那么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庙堂生涯已经与其绑定在了一起。 大皇子朱高炽争储失败,他们的下场也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重的自然是族诛、流放,轻的则是贬官边缘化,前途尽毁。 毕竟立朱高煦当太子的呼声本来就高,跟着朱棣奉天靖难的勋臣们,除了老了的顾成和年纪还小的张辅,其他清一色地二皇子党,旗帜鲜明的不行,就差把这几个字写脸上了。 朱棣对此也没办法。 原因便是靖难的时候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自己都不觉得自己有多大机会打进南京城当皇帝,谁能想到日后立储的问题? 靖难四年,需要朱高煦这个当世第一猛将,作为全军锋矢来玩命的地方多了去,朱棣怎么限制朱高煦跟将领们的交往? 所以,也就造成了如今的尴尬现象。 靖难勋臣一窝蜂地支持立二皇子朱高煦为太子,而大皇子朱高炽在行政体系内旧部,大多数都留在了北方收拾被靖难打成白地的河北、山东等地的烂摊子。 大皇子朱高炽带到南京中枢的只有寥寥数人,再就是收拢的这帮以内阁为主的建文旧臣。 因为靖难结束,刚刚不到五个月! 所以在南京,二皇子朱高煦的支持者,力量是远高于大皇子朱高炽的,动不动就是国公、侯爵、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