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89节 (第1/6页)
没办法,修《太祖实录》这种事,必须曹国公李景隆来挂名。 为什么? 其一自然是因为曹国公李景隆,是开国勋贵的诸公爵中目前地位最高者,也是实际上的领头羊,论资历即便是魏国公徐辉祖,都要稍逊一筹。 其二则是曹国公李景隆是靖难之役的关键先生,可以说李景隆的作用,在这场持续四年的帝国内战里,已经拉到了最满。 李景隆作为几乎见证了靖难之役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的“带投大哥”,必须要挑头替朱棣背这个修改史书的黑锅。 “副监修官呢?”朱高炽又问道。 杨士奇沉吟片刻道:“几位资历尚书,谁来挂名应该都可以.茹尚书可能好一点。” 朱高炽点了点头,说道:“兵部的茹尚书,吏部的蹇尚书,户部的夏尚书,都一起报上去,让父皇去选。” “重修《太祖实录》的总裁官呢?” 听到这个问题,几人齐齐看向今晚还空着的一张椅子。 即便几人或许心头有那么一丝地不服气,但是谁都知道,只要解缙在,那么修撰任何史料,总裁官的这个位置,都是解缙的。 解缙是很狂浪,但他确实有这个本钱。 解缙,是这个时代最为才华出众的才子,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档的存在,这一点,天下皆知。 单论才学,没有人能压过解缙一筹。 半筹都没有。 “解侍读还没回来吗?” 朱高炽看了看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天色,有些诧异。 解缙被皇帝派去诏狱扫盲班旁听,也就一个时辰的时间吧,即便算上回来,肯定也绰绰有余了。 会因为什么耽误了呢? 结果,说曹cao,曹cao就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