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一百三十八章汉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汉化 (第3/4页)

。次年户户便自有私田,臣撰户籍近千人,以充实郡县。而又次年,户户皆争先向官府购买农器,以事农田。教化之道,可始也!”

    马忠所在的牂牁郡,地处乌蒙山脉核心,多雨潦,是南中诸郡里面最穷的,连南中多产的牛羊也少。

    但郡治居兰(今贵州省旧州镇)平坦开阔,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是南中少有的产粮基地,是故牂牁郡大部分人口都在此处,归附的蛮夷也被迁于此居住。汉化大姓皆居住于居兰,方便教化蛮夷。

    目前大汉在南中情况是进入一个正反馈的阶段,传播牛耕——百姓富裕——编户齐民——购买铁器、漆器——朝廷府库充盈——教化蛮夷百姓。

    刘禅起身踱步,沉声说道:“长期以往,南人如汉人一般耕种、织锦,家有恒产,则人有恒心,届时南人百姓思安,必不反尔。而积累数载,南人仓廪充实,欲知礼节,衣食足用,则会荣辱,我大汉以诗书教化之,届时南人子孙与汉人有何异也!”

    少数民族汉化一直是古代中原王朝头疼之事,包括到近代也有多少国家因为民族问题,分崩离析。

    对目前刘禅而言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唯有温水煮青蛙,先让少数民族有汉人一样的农耕习惯,生活十余年,再行教化他们;长期治理下,到下一代或许就会认同大汉。

    南匈奴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南附东汉之后,改变生活习惯,抛弃游牧,然后耕种,到后面头人都成汉化成精汉分子。

    刘禅对南中可是有雄心壮志的,他是希望自己的在世的有朝一日,能够将南中汉化,设立州,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