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_第一百三十八章汉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汉化 (第2/4页)

,好处颇多。教授织锦技艺,不仅是为我大汉获利,还是为百姓获利,还可令南中蛮夷改其俗也!”

    “蛮夷汉化,看似颇难,但找其根本,一一解决,汉化便是不难,但需长久之功。南人不善耕种,善养牛马,不善织锦,如果能令南人男丁以耕种为生,妇人以织锦为业,恍如我大汉百姓。”

    刘禅看着众人,侃侃而谈,论述长久南中汉化之策。

    云贵地区自从武帝纳入中原版图后,汉化之路十分曲折,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对南中更是看重名义,直到蜀汉时期,对南中才开始大量开发。

    蜀汉时期,可以说是汉人王朝对南中治理最好的时候,不仅开辟西南丝路,教授当地百姓织锦、耕种,让南人彻底摆脱落后局面。

    可以说是云贵地区之所以这么怀念诸葛亮,不是因为诸葛亮过分厉害,而是蜀汉长久以来对南中的扶贫,传播大量汉人文化。

    当然大汉也不是大公无私,其中也是为内部挖潜,想要从南中百姓身上收取赋税,以资国用。

    日后统治南中近四百年的爨人的祖先爨习、爨谷,现在还在为大汉北伐浴血奋战呢!

    闻言,众人皆有所感,特别是出自南中吕氏的吕凯,感慨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南中地广人稀,并无先进农耕,蛮夷习惯广种薄收,对田地私有之念淡薄,常常抛荒。而汉人大姓广占田地,岁岁丰收,府库充盈,族中子嗣,习文善武,广纳部曲。”

    马忠沉吟片刻,也是应和说道:“确实如此,臣推广牛耕于蛮夷,蛮夷丰收之后,对农耕田地,珍爱不已,据为己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