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狄青升官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狄青升官篇 (第4/7页)

有些歉虚了。关于这一点,就是现代历史学家们,都有以当时辽国为正朔、宋朝为旁枝的看法。可答应?这关乎到民心士气,尤其汉本位的思考方式。孔圣人早教过我们“夷狄之有君,不若华夏之无”无论怎样,我们是优秀人种,怎能和蛮人相提并论?

    这时梁适说:宋朝之所以为宋,是受命于天,任何人无权更改。契丹也是一样,就以当年南北朝为论,也都各自有魏、宋、齐的国号,怎能统一混称为“南,北”两朝呢?

    皇帝听了很高兴,梁爱卿说得有理,回信拒绝耶律小弟。同时梁适升官,即ri起到东府上班,头衔是参知政事。

    以上是梁适版的大宋朝升官记。可1升得容易丢得也快。宋朝官员,尤其宰执大臣的更换是流水线式的。你上我下,几乎芝麻大功劳就上,米粒大罪过就走人。2参知政事的确很高,但前面有根超高门槛。一步之遥,却天地之别!那就是从参知政事副宰相到同平章事正宰相!这是根本xing区别。从权力到待遇,哪一点都没法比。于是相应的,要迈过去,需付出的代价就要高得多。怎么才能迈过这最后一道门槛,踏上帝国最高的人臣巅峰呢?这命题在梁适心中生成,他无时无刻观察着,思考着,判断着每一个机遇的发生…

    现在事情很清楚,狄青身为武将,没法进东府中书省。而他又已是枢密副使了。那么去掉“副”字势在必行,这是目前唯一可升的官职了。但被人否决,仍是帝国唯一宰相庞籍。他认为狄青不配当枢密使,举出了2个例子:兵不血刃夺得荆湖的慕容延钊,太祖皇帝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