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熙宁大旱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熙宁大旱篇 (第4/7页)

,向韩琦、富弼、司马光、文彦博等元老重臣咨询对策。

    1074年是赵顼的灾年,此时对他最大的打击并不是熙河重新开战了、契丹人来打劫了…而是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整整9个多月的大旱,滴雨未下!而不把天地祖宗放在眼里的伟人相公王安石也会为他的强势买单,因这场大旱而罢相。现在也是总结由王安石主持的这4年多熙宁变法功过的时候了:

    军事上,熙河、荆湖、云南三处大胜。

    熙宁变法的根源还在于一个“钱”字。通过各种新法,宋朝国库赋税成翻增长,皇家内库也从仁、英两朝的见底状态陡然间拔升,4年后,景福殿里会分成32间库房,每间都装得满满的钱。神宗皇帝特写了首四言八句诗,每一间便以其中一字为名“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肇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库,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厥志”五季即五代。猃狁本指西周时的西北少数民族,这里特指西夏与辽国。艺祖即宋太祖赵匡胤。全诗意思是说晚唐离乱,五代时国家失去了土地,异族猖狂欺凌。赵匡胤于艰险万难中创立国家,重振声威,要惩罚入侵者。所以设立了内库财富,用以招募壮士。现在到我这重孙了,怎敢忘记祖辈的夙愿伟志!

    诗成后意犹未尽,钱也更多了,32间库房都摆不下。皇帝又写了首五言四句诗“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顾予不武姿。何日成戎捷”大意是说每晚都虔诚忧惧的入睡,体会祖先遗志,以他并不英武的天赋,何时才能达到目标…

    52个字。每个字都贴在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