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_熙宁大旱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熙宁大旱篇 (第3/7页)

着很泄气,可历史上是真实。如燕云大败、雍熙大败等败迹出现后,宋人心理一下子就全完了。由柴荣、赵匡胤以不败战绩培养起的民心士气突然间说不见就不见了!哪去了呢?

    为什么同样是战争、同样是失利,看外国异族人的战争史,有很多打了100多、200多年,只要不胜利或没达到愿望就一直战斗下去,直至家园恢复。荣耀回归…区别到底在哪?堂堂中华上国,号称最讲气节的民族,为什么总是艰难奋起,却迅速萎缩呢?

    这样的性格特点,在宋朝以前是没的。五胡乱华之时,我们也从没放弃过反抗、放弃过追求!但大贱人赵光义上台后,这问题就突然出现了!

    现在要留意的是,宋朝上下对大辽国根深蒂固的恐惧。萧禧带来了封信。里边全面回顾了澶渊之盟70年来双方的真挚友谊、欢乐岁月,为让欢乐继续下去,我耶律洪基提议把两国国境线重新规划。

    32年前,那时宋朝陷入宋夏之战的泥潭;32年后,如今宋朝陷于河湟之战的泥潭。宋神宗的反应也和他的叔祖宋仁宗一样,迅速开动了自我折磨程序,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在他脑海里同时出现了大宋西北边境线和东北边境线,西北方要增兵,保持对吐蕃的压力,同时要提防西夏。东北方,突然间契丹铁骑杀了过来…

    停!赵顼不敢再想下去了。谈判!迅速谈判!几条指令紧急下发:1刘忱、吕大忠为使者,陪萧禧到边境上去和辽国谈判团见面。2韩缜带着正式国书去见辽国皇帝耶律洪基。3派人紧急往洛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