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乌台诗案篇 (第2/7页)
官走遍天下,不找回mama,我也不回来! 精诚所至,在朱寿昌年过50时,他终于在陕西找到了mama。他mama已70多了。50多年的颠沛流离,让她衰老不堪,更有了几个另嫁的子女。朱寿昌把她接回家去,连同那些子女。他都当作亲兄弟姐妹来对待… 这件事被广为传唱,就算在今天也一样很感人。苏轼也被感动了,他写了首长诗倍加称颂。可想象以苏轼的才华。这首诗的传播定会非常的惊人…而苏轼的麻烦就是这样开始的。这首诗传播越广,就会越让一个人狼狈难堪——李定! 前面说过:李定作为新党的一员,被反对派找出的污点就是不为生母服丧。当然他有自己的理由:1他生母被休出家门,根据孔夫子遗训,不为出母服丧。2他生母到底是谁?由于她本人已死,李定父亲也死了。根本没法确定。所以没法服丧! 这些都说得过去,可与朱寿昌一比,他的品味就太低下了。两相比较,同样是被休出门的生母,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儿子身上!你李定为什么就不能像朱寿昌那样尽孝?不说寻访奉养。连服丧都不做,简直没人性! 这样的评论大面积滋生。让李定每天灰头土脸地进出,丧失了做人的起码资格,实在憋屈死了!这里面就有苏轼的大功劳,他的诗词流传速度比现在的微博信息都要快。所以本只属于开封城街头巷尾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大江南北了…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李定没法找朱寿昌的毛病,只好拿苏轼出气!而苏轼也非常配合,一篇篇针对变法的诗词不断涌现,简直是在配合李定的报复行动! 李定把这些诗汇总成集,送交皇帝。非常凑巧,当时宋神宗正在看一份从杭州寄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