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一、兵团 (第2/6页)
家,我想mama,但总结都是要归到打倒地主阶级,坚持阶级斗争上来。 “吐苦水”之后照例吃“忆苦饭”。 忆苦饭人人都得吃,不管是“黑五类”还是“红五类”。知青们本以为玻璃汤配苞谷饭已经是世界上顶顶难以下咽的东西了,见到忆苦饭,才明白原来之前所尝到的到底还是人吃的食物。忆苦饭的配方均来自于喂猪的饲料。芭蕉根、粗糠、红苕叶和野蕨草混成一大锅,队长亲自掌勺,煮得半生不熟。即便是日常饥不择食的知青也难以下咽。因为忆苦饭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故还不能端回宿舍,晴天在晒坝,雨天在食堂里,统一吃完,互相监督,偷偷倒掉的人甚至会被揪出来,作为“觉悟不高”的“资产阶级分子”典型,加以批评,乃至批斗。 劳动的要求也更高了。即便是大雨倾盆,生产任务在身,所有人必须冒雨劳作,保护好橡胶苗和其他重要作物。汗水、雨水、泥水,三水合一,把衣裳湿了个透。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尤其是新知青,因为没有及时备好雨靴,脚长时间直接浸在水中,几乎都开始溃烂。身上也开始长湿疹、水疱。营养不良更是几乎所有人都有的毛病。 队上原本有一个赤脚医生,是队长的老婆,可她有天去山里的时候不小心被掉下来的树枝砸了脑袋,当场不省人事,送去总部的卫生院治疗去了。知青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孙一恒家里硬塞给他的那本和带来的一些碘酒、红药水、黄连素等等常备药,此时成了救命的东西。这个不起眼的小个子一下子成了香饽饽,被亲切地成为临时卫生员。 孙一恒起初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