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92 (第4/4页)
目上,已经埋头奋斗了多年,而到了今天,这些教练仍旧对于田径这个项目,在倾注着自己的心血。 苏白在众人的掌声中,先站了出来,给在座前来听他讲座的教练们先鞠了个躬,然后才重新站到了讲台后。 在现场的掌声渐息之后,苏白认真地跟在场的所有教练问了声好:“各位教练,大家好,我是苏白,接下来7天,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田径项目上的部分个人经验,这其中有已经验证出结果的,也有正在尝试中的部分内容,如果大家有所疑问,可以在下午的反馈时段中提出来,我会尽可能地给出我个人的想法。” “这7天时间里,我会尽可能地把我所了解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前来支持。” 这些开场的客套内容之后,现场的教练们又一次给苏白送上了掌声,然后苏白也不再废话,直接点开准备好的PPT材料,开始翻页讲授起第一天的课程。 在场的教练们,在前来国家队之前,就都已经收到过苏白这个系列讲座的选题,这些选题,大都是围绕田径教练员在执教工作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就例如‘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以看得出来和标准动作有所偏差,但是究竟是否要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改进’? 这个问题,可以说几乎在场的每一个教练都曾经遇到过。 这个命题,往大了说,就像是当初的崔洛恒究竟是否必须要选择八改七的栏前技术改造,往小了说呢,又会是‘运动员的大小腿折叠角度不对’,‘运动员左右脚触底时间偏差值过大’,都是很多普通人可能想都想不到的问题。 但这些问题,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