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章 (第1/3页)
等《讨张匡檄》被识字的秀才在公开场合大声念出后,不管之前听没听说过高炎定名讳的,经此一事后,都把这三个字牢牢记在了心间。 一时,高炎定的美名传遍湄州,甚至逐渐扩散到了南地其他几个州府中去。 可谓是声名大噪。 这些都是后话了。 张匡死后,果然不出所料,承平道群龙无首,他之下的几个大头目为了谁坐第一把交椅闹得不可开交。 湄洲的大小官员还在琢磨高炎定南下杀张匡的用意,毕竟檄文里的来龙去脉他们是一个字也不会信的,然而没等他们想明白,一夕之间,北地的一万将士竟然偷偷南渡进入湄洲境内。 他们厉兵秣马、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将承平道这帮子乌合之众冲击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还将张匡之下的几个大头目尽数斩杀。 高炎定此举不亚于狠狠扇了南地所有官员一巴掌。 承平道为祸多年,帝京和各地州府多次缴贼皆收效甚微,近两年多有放任不管的态势,甚至还有官员私下信奉,与他们过从甚密的。 湄州官员认为这镇北王好端端地不在云州待着跑到南地来剿贼,实在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 你即便击溃了承平道又如何,你一个藩王,难道还想越俎代庖插手湄州军政么? 然而没有什么事是高炎定不敢想的。 此次荆南、兴遥几地元气大伤,城内官员、豪强死的死、逃的逃,甚至贪生怕死降了的也大有人在,短时间内竟连个安抚民生、能管事的人都没有。 高炎定一不做二不休,果断让一万将士驻扎了下来,太守府没了便就近选了套空置的官舍作为临时办公地点,然后带了明景宸、师文昱他们堂而皇之地在里头安顿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