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90节 (第7/8页)
、首饰,被送来时,不过管家一句:“给您老的孝敬!” 不仅是老陈头和陈老太,陈安、三房的陈多田、乃至陈多田的妻子、妻族,李银花的娘家,甚至是陈家宗族里稍微和老陈头说得上话的人,都有人‘孝敬’。 大把的银子、甜言蜜语,像是要把人吹上天一样。 这让睡在木板床上的老陈头极不踏实,这位老把式觉得这样是完全不对的……大错特错,才几天,多田就要飘起来了。 多田和招娣不乱收人家的钱,却拒绝不了什么娃娃亲、什么对科举有用的古籍,老陈头深知,人的胃口是会被逐渐养大的,会从伸一点点手到整个人都陷进去。 于是,在某个清晨老陈头摆脱里正驾车,去了一趟县里,见了一次陈延的蒙师吕润林再回乡后,开了宗祠,请家法,以冷面相压,把陈家宗族里许多人请过来围观他训子。 “家里有谁拖康哥儿的后腿!我就将谁逐出族谱!” “将来不要舔着长辈的脸求到康哥儿的身上去,我是绝对不许的!谁要是打歪心思,歪主意,我就把谁分出去!” 一家成两家,真真是一点光都沾不上了。 这样不给面子、斩钉截铁,倒镇住了许多有其他小心思的人,为陈延扫平了许多障碍。 古往今来,为何许多农家子一朝成事后,反而贪得最厉害呢。 因为许许多多的草菅人命、卖一方土地、剥削百姓,起初都可能是从一句话开始的。 有人镇着,当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远方的老陈头眷恋着儿子和孙子,江南府的陈家人又何尝不想‘锦衣还乡’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