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20节 (第5/6页)
在一旁附和:“是他不懂您的苦心!” “他当然不会懂。”急功近利,何以举业,就算举业,何以为民? “好在甲班大多数学生都留下了。”只有极少那么两个走了,对于此,吕夫子还是蛮欣慰的。 甲班的人若是走了,私塾才真是垮了。 对于吕氏私塾,吕夫子有自己更长远的打算,德行私塾和德民私塾来势汹汹,他就算心里恨,欲取而代之,也不可能就这样对对碰,他选择避其锋芒。 陈延很好奇,便问:“夫子准备如何避其锋芒呢?” “我准备同留下学子的家中长辈谈一谈。”吕夫子目露精光,“接下来的三年,私塾将不再添人。” 陈延一顿,他没想到吕夫子居然能思维延伸,想到这种办法。 德行私塾虽好,但夫子也只是一个秀才而已,私塾下有上百学生,德民私塾近来大动作,也招收了四五十名学子。 如此多的学子,共用一位夫子,每个人又能分得多少时间呢? 吕夫子也是秀才,他若说出接下来三年私塾不再添人,那就意味着剩下的这些学生可以得到更多与夫子面对面的时间,这样的事,谁能拒绝呢? 这三年,这些学子能留下就决不会走。 而三年后—— “三年后,也该是你们这一批学子去考童生的时候了。” 川安县的童生试不算难,吕夫子对班上的学生很上心,他了解每个人的学习状态,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到时候的童生试,能过者得有半数。” 吕氏私塾为什么比不过德行私塾,还不是因为没有实绩? 科举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