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_第五章才大三千(1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才大三千(14) (第2/3页)

较一较真儿,他不习帖,不师古,不遵法度,没“体”,草也草得很随意,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呢。

    当然,陶砚瓦这样想,却从未当面向本人说过。

    反过来,陶砚瓦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机关号称最懂书法。但在尚济民眼里,不过尔尔。他心里从不认为陶砚瓦的字好,也从未在人前评论。陶砚瓦知道,他不肯定就是不太认可。但这个不认可恰恰是激励、是鞭策,是动力。

    尚济民倒是肯定过陶砚瓦的诗,而且至少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大会上,也忘了是什么话题,他说到“我们砚瓦同志有首写老娘亲的诗写得不错嘛!”

    第二次是在接待总理来机关视察,总理和司局级以上干部一一握手并合影,到了陶砚瓦这儿,尚济民向总理介绍说:“这是我们的诗人陶砚瓦。”

    总理伸出手笑着说:“诗人好!”

    陶砚瓦感到受宠若惊,握着总理的手说“总理好!”

    别看这么随随便便两句话,却给陶砚瓦留下深刻印象。他应该是一生也忘不了。

    尚济民讲的那首“写老娘亲的诗”是这样的:

    爹娘是我眼中佛,朝霭春晖报未多。

    千里烧香寻古庙,何如敬此两弥陀。

    这是陶砚瓦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也是他写得最多的一首诗。这首诗还被作曲演唱,甚至多次有专家建议编入小学课本,推荐上春晚等等。有个书友当面告诉陶砚瓦,说把他这首诗抄在一张四尺宣纸上,挂在他弟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