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诗魔来了(7) (第2/4页)
更甚而至于,平时你也许会听到领导讲对什么人不满意云云,你可千万别当真,可能他在故意放风,测试你的看法。因为下次提拔的时候,可能恰恰就是领导嘴里曾经不满意的那个人。 陶砚瓦也算是“六朝元老”了,应该是相当油条了。但在机关同事们眼中,他还嫩着呢。他是那种别人把他卖了,他还帮着人家数钱的傻瓜蛋子、青瓜楞子。特别是公务员队伍里学历越来越高,会写点材料根本算不上什么技能的时候,不写材料或者根本不会写材料的人,一点也不会影响升职了。按照公务员条例,当然有很多考评机制啦,重视德才条件啦等等正确的设计,但实际中,在大机关,只要你不犯什么大错,靠混日子也能混出个似乎很体面的级别。就在陶砚瓦所在的单位,机关大门口传达室一个分信分报的,是个正处级,相当于一个县委书记或者县长。 时间长了,教训多了,陶砚瓦就养成一个习惯:领导如果让他写材料,他都是“袖手于前,疾书于后”。一开始,不慌不忙,气定神闲,老神在在的样子,实际上是累积材料,寻找门径,反复琢磨。关键时刻,加班加点,倾尽全力,一战功成。 他先把岳顺祥的办公室落实好,而且收拾布置妥当了。连电话、宽带、台式手提都配齐了。岳顺祥是一个向阳的房间,秘书在他对面是一个背阴的房间。岳顺祥过来看了,表示非常满意。陶砚瓦就向他汇报需要关于起草一个讲示报告的事情。岳说知道了,听济民同志讲过了。现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