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脉_第十二章砚光瓦影(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砚光瓦影(46) (第2/4页)

最终美方得到的甄别结果是,14000名战俘“自愿”去台湾。

    1954年1月0日早晨9点,载着志愿军战俘的船,离开了距离板门店不远的联合国军战俘营。

    在战俘船驶离巨济岛不久,陶俊明越想越不对劲:“刺了一身字,大陆也回不去,到台湾横竖也是个死”。干脆,他趁人不注意,一头扎下海里了。船上人发现后,打了一阵乱枪,感觉他反正也活不成,就再也不理会走了。

    陶俊明虽然从小生活在北方平原,却是个游泳好手,确切说应该是个“狗刨儿”好手。他在海水里泡了一个晚上,侥幸抓住飘过来的一块破木板,第二天被一个韩国渔民发现救到船上,把他带回了家:一个叫做突突的小岛上。

    渔民们看他人老实忠厚,又能帮着干活儿,就把他收留了。后来他娶了岛上的姑娘金英淑,也随妻改姓金,叫金俊明。那时韩国和中国属于交战的敌对国,好在岛上是个世外桃园,只有几户人家,都是打渔为业,也没有外面人上岛,金俊明就这样开始了新生活。他感谢这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异国朋友们,感谢妻子对自己的照料,婚姻还算幸福,生了五个子女,金永陶的父亲金熙贤是家中长子。上面还有两个jiejie,下面一个弟弟一个meimei。

    他们都知道爷爷是个中国人,但是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却一直没人认真问过。

    爷爷老了以后经常一个人喝酒,奶奶告诉爸爸:爷爷想家了。几年后爷爷患了脑血栓,落下了中风不语、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他后来一句韩语也不讲了,只讲深州老家方言,全家人都听不懂,只能从他的表情和简单的肢体动作上猜测他的意图。在最后弥留之际,他把儿女们叫到身边,拉着长子熙贤的手,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