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第34节 (第3/8页)
” 刺绣是门技术活,有比较高的门槛要求。 杨书记得承认,宋书玉说的是实话。 他点点头:“你说得对,刺绣厂规模再怎么扩大也有限。我看你们这做衣服的买卖挺不错的,有没有想过在大队成立个什么缝纫小队,惠及更多的社员?” 看吧,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宋书玉等的就是他提这个。 “杨书记说的这个我们也考虑过,但这个布料来源是个问题。我这点布料都是东拼西凑来的,马上就要用完了。连我这一台缝纫机都不够,哪有办法惠及更多的人啊。”宋书玉一个劲儿地诉苦,然后期盼地望着杨书记,“要是公社能帮咱们解决这个难题就好了。” 她这点小伎俩很明显了。 杨书记怎么会看不出来。 他有些哭笑不得,指着宋书玉说:“建国多耿直老实的一个人,怎么有你这么个滑头的侄女。你要个三五十匹布,公社还能想想办法,再多的是没有了。” 他虽说是个公社书记,但管的也就这一亩三分地。他的话到了县城就不好使了。 即便是公社的棉纺厂,那也是国营厂子,上面有计划委员会管着,生产销售都有规定的,也不是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 宋书玉点头表示理解:“杨书记,我倒有个解决原材料的办法,就是实施起来恐怕阻力不小。” “哦,什么办法,说来听听?”杨书记意外地看着她。 宋书玉说:“咱们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建成纺织生产一条龙,这样可以惠及更多的社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