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幻人之说 (第3/4页)
‘班舒瓦’的社交场合。” “歌剧家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好在‘幻人’虽然有逐渐脱离控制的迹象,但它的行为能力和性格动机,大体仍在歌剧家最初想象的设定框架内,并未到完全随心所欲的程度。他一边借助这个原理制衡,一边暗自寻求外力协助...” “诗歌中记载‘班舒瓦’在西大陆遇到了一位自称‘启迪者’的还俗僧侣,在他的纾解下,‘班舒瓦’放弃了打开‘某扇有代价的门’的计划。他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冥想,硬生生将物化出的‘幻人’倒退回具象阶段,一步步坍缩为浓雾、黑影、轮廓,再变回气味和声音,最后彻底消失在脑海里。” “听起来是一段有惊无险的作死经历。”范宁坐回沙发点评道,“那再后来呢?” “后来,他还是发疯了...”希兰清脆的嗓音此刻也带上了恐惧。 “他的性格和认知发生了偏移,竟然逐渐后悔了。他觉得不该亲手抹杀自己创造出的‘一个人格生命’,他的审美逐渐扭曲,认为身边俊男美女皆为污秽不堪的幻象,惟有‘幻人’是真实的艳丽之物……” “诗句原话记载,‘带着敬畏与悔恨,他剖开guntang的血管,溺自身于盆中鲜血,寻求对真实生诞之物的最后一瞥……’,长诗最后的叙事视角转换,基调也偏向沉重,还俗僧侣‘启迪者’警告了追求知识与感官的危险性,指出‘某些门扉是悖论的陷阱’,不应强求‘在非特定的时间段开启’。” 希兰讲述完后,将那十来页翻译稿压好,来到范宁身旁坐下,往他靠了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