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新天庭(1) (第2/37页)
又喝,实在是不能再喝了,喝多了曹心。 那汉子抬头看了下亮得他睁不开眼的大日,又是大骂了一声,他低下头看了看手中的锄头,觉得挖坏了锄头不值当,再加上现在已是中午,他早就饥肠辘辘。 于是收上农具,回家去了。 地里离家不远,汉子沿着熟悉的干涸开裂小路很快就走到了村落。 这个村叫牛家村。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有原因的,之前村里面养的牛极好,个个壮实肥硕,皮更是黑亮油滑,犁田更是劲儿足,根本不需要人如何挥鞭抽打,就走的飞快,那牛也更是聪明,每到拐角处也不需要人如何吆喝,它自己就转过身来了,因此犁田效率极高,一头牛顶人家两三条,而且犁田犁得好看,不需要复犁,自然是口碑极佳。 不少人来这里借牛,这个村里面借牛也很有规矩,在他们眼里,牛不是畜生,是极重要的生产力,可以说牛就相当于另外一个家人了。 于是想要在这里借牛,不仅需要不菲的钱财,而且还需要管足牛的嫩草,干活时候的牛,不许喂它干草,不中。 或者说是有的人来学习养牛之道,对于此道,村子里面更是严防死守,必须是村子里面的人才能学习,娶了村子里姑娘也不会教,除非是外村姑娘嫁入本村,或者说是入赘村里,这才会让他们接触一些,但大多没有小时候的口口相传,都不得要领。 学习此道所需的时间可不短,哪怕是偶尔回娘家那点时间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你让一个半吊子去教别人,那属实是为难了些。 久而久之,村里渐渐出名了,在十里八乡也有了些许名气,这个村干脆取名牛家村了,因为是靠养牛而出名。 只不过那是大旱没来之前。 现在大旱年间,粮食几乎颗粒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