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_第三十三章 加快节奏,完成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加快节奏,完成准备 (第2/6页)

做过移动公司的临时工,又干过手机维修店,还兼修电脑,对网络也比较熟悉。

    他解释道:“原先我以为在一个偏僻地方建立通讯系统,就算时间长点也就是十年八年的,没想到是穿越啊。所以原先的小灵通的通讯系统根本不合适。它毕竟是数字通讯技术,一些关键件一百年内可能也解决不了的,比如手机芯片、电池、屏幕之类。而且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工作站的设备过大不说,还容易损坏,带多少备件能够?十年八年就全废了――――――”

    “那这个转发式无线对讲机系统呢?”

    “它的中转台耐高低温和潮湿,四台就可以覆盖五十平方公里的通讯范围。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使用cpu控制体系、贴片技术,全是插件,耐cao性强。

    单工对讲机呢,几个三极管啊,电容,电阻,扬声器,两节电池就能解决。而且这些配件我相信穿越20年内能搞定。所以我原先设计的小灵通通讯系统是扯蛋的。”

    “单工对讲机?就是一个人说话一个人只能听,最后来个over?”

    “对,可以凭我们眼下的电子技术,手工制造出来。而且零配件体积和重量都小,可以大量携带。坚持二十年没问题。”

    还有金属冶炼的设备。第一个被踢出去的就是一百五十立方米高炉炉体外壳。工业公司冶炼部的部长原是一家乡镇冶炼厂的技术厂长,姓方名正国。

    他和转到冶炼部的徐志明经过商量,决定放弃一百五十立方米高炉技术。一是它的炉体太占体积和吨位,而且它在穿越后并不实用,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