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_第37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0章 (第1/3页)

    余应桂在听完对方的解释后,心中也同样翻了个白眼。

    他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所以丁立秋的解释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区区200人的行伍,要多少辎重?今天那些小船既能送人,还送不了一些粮秣兵器?

    即便是有将军炮,派些子民夫从金山一路挑过来也就是了,无非是几十里山路而已。再说了,等到雁石溪疏浚到能行大船,运大炮那一天,怕是盗匪都老死了也未可知。

    满腹疑惑的余太尊说不得只好端起茶碗又掩饰了一口,借着这个空当,他暗中给一旁的师爷使了个眼色。

    师爷姓王,叫王好古。看到东家的眼色后,心知肚明的王师爷于是轻咳一声,然后张口问道:“曹将军派诸位来此,怕是不单为了剿匪,这其中大约是有隐情?丁先生不妨直说。”

    丁立秋点了点头:“大人明察。待地方平靖后,我等是有些事要办。”

    第281节 龙岩战记(三)

    在后世,龙岩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石灰岩等16种矿产储量居福建全省首位,是当之无愧的矿业头马。

    对于穿越众来说,当下最最需要的,就是紫金山的铜矿了。

    距离龙岩县城20里不到的紫金山,五峰秀削,旭日含辉,夕阳倒映,色紫若金,在后世不但是矿区,还是一处旅游景点。

    紫金山山如其名。这里不但有150吨以上的黄金储量,还有200万吨以上的铜矿储量,是中国第二大铜矿,在后世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铜娃娃戴金帽子”。

    穿越众对金矿不是特别在意,但是铜矿就不一样。

    事实上由于铜料的缺乏,窑区那边已经把很多库存的银锭都做成了电线——穿越国的金融现在是电线本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