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0 (第4/4页)
, 名流千古也不是问题。 当年开封府食堂成名之后, 食堂里的厨子们莫不被挖角,但是, 当时的厨子们一则为了深造厨艺, 二则不舍得开封府的待遇、氛围, 并未应承。 十年过去, 人事则难免变动, 但是这些厨子并未到民间,而是流到了其他京中官司衙门的食堂,仍然是给官老爷做饭。 所以, 渐渐的,汴京的官衙食堂伙食整体有了一个提高,只是仍然以开封府最为舍得用料、钻研,声明最显。只是因为同出一脉,发展到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小流派,就像寺院菜、书寓菜一样,被称为食堂菜…… 有去有来,有人离开,就有人进来。就是这么一来,想进开封府食堂可不容易,云雁回也挡不住这时候的人对手艺看重,他们就怕收了进来偷艺的。 所以,食堂的人后来一琢磨,干脆在慈幼局收学徒,也算一拍即合,双方都满意。 ——说到慈幼局呢,近年汴京的慈幼养老工作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长期的公益宣传,将概念灌输给民众,加上法令改革,使得弃子的行为大大减少。而一些富裕的人家,也会将淘汰下来的生活用品捐去做慈善。 慈幼局的孩子,没有领养家庭要,便在此长大,能读书能学艺,倒也不成,成年后就业率逐年提高,现在大多都能有固定工作了,虽然起点不高,可是当中也出了一些人才。 有的经商,有的出仕,或是做手艺人,尽皆有之。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感激慈幼局给了他们新生的机会,于是有条件都会反哺,再不济也回去做做义工。 …… 石高璧主仆和云雁回、赵允初一样去开封府的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