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求生在动物世界[快穿] 第52节 (第3/8页)
型较小的状况下。 曾经有超过70头虎鲸杀死一头亚成年蓝鲸的记录,这些虎鲸有组织地分组追击,采用车轮战术轮流sao扰并尝试压制小蓝鲸,使它无法浮出水面呼吸,在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也足足鏖战了三小时才成功地把它杀死。 类似的被观测到的虎鲸猎杀蓝鲸的案例还有50头虎鲸杀死侏儒蓝鲸、30头虎鲸杀死小体型蓝鲸。 可以说每一场巨兽大战虎鲸群都是动员了附近海域的所有男女老少,有时甚至连不在群中的流浪虎鲸都闻声前来助阵、分一杯羹,这样才勉强得手,还得亏目标选得好。 二十世纪早期观察到的所谓五六头虎鲸杀死成年蓝鲸的记录,因为过于古早,几乎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事实是很少有虎鲸能找成年蓝鲸的麻烦。 据说专家统计过某片海域的状况,发现超过25%的蓝鲸身上都有虎鲸袭击的痕迹。不过这种数据就像海豚身上有鲨鱼袭击的痕迹一样,能够带着痕迹活着,说明被统计的动物在袭击中是逃出生天了的。 海洋生物和大猫不同。 狮子袭击非洲象、长颈鹿和犀牛时,可以通过放血战术或者把自己挂在对方身上慢慢磨的战术,但海兽没有能够把自己固定住的前后肢,为了速度,在海洋里也不可能违背规律进化出那种有长有四条长腿的巨兽。大家都是流线型、水滴形、纺锤形,进攻时就只能通过高速撞击撕扯的方式了。 因此在比较海兽战力时,爱好者往往会比较一个数据:粗壮度。 通俗来说就是某种海兽从上往下看时身体最粗的部分如何,可以简单粗暴地估计出这些海兽的撞击进攻能力和部分防御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