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67节 (第3/5页)
表声音都弱了下来。 这说明什么? 他们面对领导还是心虚的,声音都不敢那么大! “事情吴孝钢已经跟我说了,你们必须要去首都?几个人去,什么时候去,打算怎么去,要在首都待几天,工作的事情打算怎么处理。” 接连几个问题抛出去后,吴孝钢留意到,这些工人代表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这话自己也说过啊。 但是用处不大,他们压根不听。 到底是领导,不一样,说话还有点用。 一群工人代表之中也有代表,走上前来,直面南雁的问题,“厂长你不想要我们去首都送主席他老人家最后一程吗?” “追悼会什么时候开,是否允许群众前去追悼?” 广播新闻里发出讣告。 报纸上刊登消息。 然而追悼会的事情并没有任何消息。 “想去可以,有没有考虑过会有多少群众想去,有多少群众能去,如果我没记错,建国时,有京郊三十多万群众去参与开国大典,你以为这次人数会比那次少?你能到八宝山,送主席最后一程?” “还是在外围远远的看上一眼,为此就要放下手里的工作,放下新中国建设的事业,放下他老人家生前最牵挂的事,你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他老人家的期待吗?” 那工人代表听到这话下意识地想要反驳,“我不……” “我也想去首都,去观仰遗体,送他最后一程,可我更知道,他即便是离开这世上,也在牵挂着共和国的建设,更希望他的国民们能从悲伤中振作起来,能够振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