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251节 (第4/5页)
目标落在了同组的其他老同志身上, 决定从他这里下手。 工作绝对不是闭门造车, 他并非父亲那样的天才, 有成果在手多得是人找上门来合作。 他还需要社交,通过社交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其实这是很小时候贺兰山就明白了的一个道理,但长大了却忘了。 亏得她提醒。 打了饭的贺兰山又往那边看了眼,这下不止贺铮同志在笑,便是高南雁都笑得开怀。 贺兰山想起了美国家中的那个小花坛,花坛里最娇艳的花儿也不过如此。 …… 南雁和贺铮的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尤其是贺铮。 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这台微型计算机的整体架构已经确定下来,不能够再完善的一个漂亮东西。 接下来的问题就集中到最后的核心环节—— 微处理器。 也就是芯片。 芯片是核心,这个从七十年代开始逐渐走向科技舞台的技术,中间走向中央,一度成为最核心的存在。 如果解决不了芯片问题,那么计算机也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 现在研发中心在芯片问题上出现了争议,正是贺铮与其他工作研究员所持有的不同意见。 因为国内的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不够,所以目前并不能造出微型计算机所需要的整块芯片。 其他研究员认为,可以把处理器芯片化整为零,在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制造出来的基础上,再化零为整进行组装。 但贺兰山觉得,这样会影响处理器的效能,倒不如先克服集成电路这一问题,在制造出微型计算机的同时,也将国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