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第1/3页)
我对名人的认知首先来源于课本,其次来源于读书时代“必修”的杂志。在参观朱自清旧居时,因为我早已从书上认识他,早已从流言蜚语中完善了对他的认知,所以我一路走马观花,心中并无波澜。现在回想起来,脑海中浮现更多的竟然是大门前投下的粼粼日光,天井下工艺精湛细腻、审美质朴清隽的江南宅院,而非名人本身的事迹与真心。 踱过两条街,我去了一个大概这个世界上只有温州人才家喻户晓的名人——夏鼐的家。在地图上搜索之前,我从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在踏进门槛的前一刻,我也以为此行即是彼行。 意料之外被一位老人接引时,我们仍不知道接下来是怎样的旅途。神奇的是,这个名人在当地似乎也不太有名。朱自清旧居人来人往,这里却寂寂寥寥。就像被我们两个赶路人包场了一样。 孤独的接引人的视野里陡然出现两个迷茫的灵魂。于是兴致高昂,即使这两个行路人懵懂无知,他也津津乐道地倾诉。即使穿插着乡音,我们也乐于做了连蒙带猜的倾听者。 他是旧时代遗留下来的老顽固,是这豪宅主人不被新时代思想接纳的忠仆。旧主人逝去,旧主人的后代陆续搬走,他于是成了这深宅大院唯一的守灵人。 他匆匆地来,穿过国家工作人员的视线,跟我们娓娓道来主人的平生,辉煌的事迹。一双混沌又亮着光的眼睛每说一句话,就停下来细细打量我们两个观者的反应。是怯懦的,也是期冀的。 还好,我们是个合格又有品的观者。即使这趟夏鼐旧居之旅所花的时间远超在前者的两倍,但仍是值得的。不仅是为这全面而细节的讲解,也是为我回味至今的慨叹。 他走的时候仍是匆匆。仅仅我们一个转身跟馆内工作人员搭话的功夫,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