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九三章 探索引力弦2 (第3/3页)
有波动。沟通波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同步波动、就是共振。 得益于过去的技术积累,尤其是要感谢永恒提供的数据、以及量子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我们终于研究出了一台实验性质的引力弦推进器。 目前我们将这种发动机技术命名为:时空波发动机。引力弦引起的波动,是时空的波动。所以称之为时空波。 这是大洋集团以及天元星文明的第二代超时空发动机技术。 第一代超时空发动机技术,是六十年前诞生的曲速发动机。后来我们的技术虽然发展很大,但其核心依旧是曲速技术。 曲速技术,是一种超三维技术。 但现在的时空波发动机,是一种准四维技术。对,准四维,暂时我们依旧没有真正的达到四维的高度。目前只能说可以借用一些四维的力量,而且仅限于引力弦。 此前已经对实验性质的时空波发动机做过几次测试,相同负载下,每1000光年的能耗,竟然只有当前最好的曲速发动机三分之一。以后随着技术成熟,预计可以降低到十分之一。” “十分之一?” 现场不少人都发出惊呼,连刘欣雨都忍不住惊呼。 进入星空这么多年了,大家当然明白能耗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什么概念。 当前的星空虽然繁华,周天大阵核心范围直径约8万光年,其中国家无数、修行者犹如海沙不计其数。 但大家对能量的利用,却很是有些可怜。 灵气,来自于对生命行星的改造,其直接来源是地核;而地核的能量来源是核裂变。 星辰之力,来自于恒星,主要是周天大阵的影响;后来大洋集团有了恒星改造技术,但说穿了还是利用的核聚变的力量。 在飞船技术上,用的一直都是核聚变。 直到大洋集团技术爆发,最近才有了冷核聚变,但戳穿了还是核聚变。 目前整个周天大星系对能量的利用,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核聚变就算是顶点。 至于说科幻作品中的暗物质能量核心、反物质反应堆、准四维的时空潮汐能量站等,都只存在于幻想中。 总之在当前的现实技术下,飞船的性能几乎难以大规模提升了。因为能源本身就是最大的限制。而各种材料技术又脱胎于炼器手段,同样几乎触及了天花板。 当前战舰有两大能量消耗系统:超时空飞行的动力系统,以及武器系统。至于说维生系统等消耗的能量,几乎可以忽略。 在正常航行中,超时空飞行的能耗,几乎占据飞船能耗的八成;剩下两成是冷却、防御等。 在飞船战斗过程中,哪怕不进行超时空飞行,武器系统能耗几乎可达飞船的六成;另外四成是飞船的稳定、防御、冷却等。 可以看出来,综合能耗中,超时空飞行是大头。 若有一种技术可以让超时空飞行的能耗降低一半,哪怕别的技术都不做改变,飞船的战斗性能至少能提升六成。若能耗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哪怕别的技术一点没有进步,战舰的综合性能翻倍一点压力都没有。 更何况真要增设了时空波发动机的话,飞船的机动能力将发生天翻地覆的进化。 在众人的惊呼和关注下,林颖豪很自豪的做了一次总结:“时空波发动机已经完成了检验,我们已经在开始设计生产线了。预计最多三年就可实现量产! 而时空波发动机的速度,暂时试验的速度,已经有曲速发动机的五倍之多。等技术成熟,速度还将增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