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36 章 第 36 章 (第2/6页)
了,许多弊端与漏洞难免会暴/露出来,方便许多想钻空子的人达成自己的目的。 就不说国子监这个读书的地方了,按照太/祖朱元璋的规定,天下田地都记录在黄册之上,天下农户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勤勤恳恳耕作,休养生息、代代不绝。 可这极其重要的黄册用着用着,便再也做不得准了,各地父母官手头会有一本“白册”,平时处理地方事务得照着这份私下流传的“白册”来才能把事情办妥。 连土地这么重要的玩意都能乱套,国子监这个仅是用来教书育人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 国子监的生活太苦?这可太好办了,我直接遵循“依亲”制度,回家跟着亲人边尽孝边读书,那学规再严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有些纳贡生花钱买了生员名额,甚至一堂课都没去国子监听过。 就是图国子监的名头罢了。 要不然其他读书人为什么瞧不起现在的国子监? 文哥儿没想到竟还有这样的内/情,他略一思索,试探着问他爹:“买了名额,可以不去?” 足不出户坐享清北学历!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好事! 王华朝他露出微笑:“放心,你要是买了名额,我立刻把你扫地出门。你不去的话,就睡大街去吧。” 文哥儿:“………………” 可恶,这个爹怎么这么凶残! 父子俩聊了一通,文哥儿也明白了为什么郑纪和谢迁他们聊起来时那么忧心忡忡、甚至还向谢迁跟杨廷和两个官场后生寻求变革思路。 这是根子都坏了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