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发展_第21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第3/3页)


    陈山长提出,湍水学院这边假如真的有人能考上童生的话,那可以由学院推荐他们去城内其他几个书院读书,帮学生开条明路。

    虽然是否真有人能从他们湍水学院考上童生还不能保证,但努力努力万一成功了呢。

    叶如尘也正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这事儿暂且就这么定了。

    报道这天,湍水学院进门第一进院子就是报道处,有好几名教职工在那里办理学生入学事宜。

    因为提前通知了学习的住宿制,所以学生们都是大包小包由家长送着过来的,门口热热闹闹。

    虽说招生信息是写明了要女学生的,可真正来的人不算多,不过真的有人家愿意让自己姑娘过来,叶如尘就已经感到很欣慰了。

    学生们年龄大小不一,八九十一二岁的孩子们人数最多。

    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都是在家中也读过一点书,但因为各种原因

    ,或家境贫寒、或调皮捣蛋等各种原因没有继续学下去的。

    本以为大多都会是穷人家的孩子,没想到其中还来了一些商人之子。

    商人并不都是大富大贵的,也都是普通百姓,可能比穷苦庄稼人要强些,起码有些小钱,能负担孩子的读书费用。

    因为社会地位名声不太好,商人家的孩子去私塾学堂读书一般花的钱也会多点。

    并没有明文规定他们要多出钱,但不知谁带的头,最初可能是为了自家孩子不要因为铜臭受到清高先生们的漠视而高价求照顾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这样的潜规则。

    叶如尘对此表示不屑。

    作为学院的名誉院长,报道第一天叶如尘自然也来到了学院视察工作。

    他刚一进院,就听说有几个商人在里面等着想要见他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