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章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团子 (第3/4页)
间灌了一壶深井水,洗了洗手又拿出几个不太松软的碱面馒头、几块红薯放进包袱里。 馒头的模样不太好看,碱放多了有些发黄发硬,就算说玉米面和高粱面掺和做的,也没人怀疑。 糊弄糊弄几个孩子,应该不成问题。 没想到曾经她所嫌弃的馒头,现在也成了要饭都要不到的奢侈品。 要不是地震前,奶奶刚蒸了一锅馒头,估计她连这都吃不到。 这个年头,村里能吃上窝头、菜饼等已是难得。 想吃又白又松软的馒头,大概只能在部队和各大机关凭粮票才能买到。 刚才奶奶也说了,原身已经好两三年没让朝阳兄弟俩吃过馒头,所以想骗过他们很容易。 她饿极了。 自己先掰开一个馒头,剥了一个鸡蛋,然后又撕开一包香菇豆干夹了进去。 压了压,像吃rou夹馍一样吃起来。 边吃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吃完又喝了一盒奶,这才去找四个娃。 四个娃按她说的,沿着那条路一家一家的要饭,有样学样。 虽说并不是每家都给,但要得可不少。 看见姜惜过来,兴奋地向她展示劳动成果。 两个玉米面窝头、两个红薯秧面团子、三个蒸土豆,还有一碗很稀的小米粥。 不得不说,关东生活条件确实比关内好点,尤其是比几个娃的老家好。 在老家,姜招娣的母亲经常跟着别人挖树根,晒干以后磨成粉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