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卷 第100章尽善尽美 (第3/4页)
那些坐在中间,没有凳腿支撑的位置来得安全。 徐鹤坐在上面,屁股动了动,确实安稳不少,他暗暗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一天考试全都蹲着写了。 又过了一会儿,终于,冗长的资格审查工作结束,府试考棚关门落锁。 吏员们齐齐领了考纸发给考生。 等全都领了,大堂下有吏员扛着一块大板走出,那大板上用红纸贴了,上面写有大字,因为隔得远,徐鹤看不到,但想来应该是考题。 果然,那吏员得到彭汝玉的首肯后,大声将考题念了出来。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念完后,那吏员叫来一人,扛着板在考棚里依次走过,让听不清的人摘抄考题。 徐鹤将题目一边写在稿纸上,一边思考考题。 这一题出自《论语·八佾【音:意】》 朱子集注中解释:“佾,舞列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说白了,就是一种舞蹈,这种舞蹈跳舞的人纵横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 《论语·八佾》此章全文是:“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徐鹤回忆了一番朱子对这段文字的注释,具体怎么说的他已经忘记了。 但大概意思他还记得。 简单来说,《韶》和《武》分别是舜和武王的音乐。 美这种东西呢,是声光电的组合,很美,很有意思的事情。而善,则是另一种美。 舜绍尧致治,武王伐纣救民都是功德一件,所以他们的音乐都是美的。 但舜的地位是从尧那禅让而来,可武王却是造反而来,两者只见毕竟有差别,所以舜的一声尽善尽美,而武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