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3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0 (第4/4页)



    院试虽然在省城举行,全省的士子都要在一起考试,但是却不进行总排名,也就是说没有一张大榜,而是每府一张。院试作为童子试的最后一级,取得秀才资格之后,就能进入府学或者县学读书,由于大明没有省一级的学府,直接就是国子监,这么安排也非常合理。

    院试的案首不代表全省第一,理论上南直隶有十四个府,四个直隶州,也就是说,会有十八位案首出现。

    不过和其他十七位比起来,唐毅这个苏州案首太特殊了,不只是苏州是南直隶科举最强之地,而且他还是十八位案首当中唯一的小三元!

    当听说这一点之后,所有学子,不管是考上的,还是落榜的都想看看这位神奇的唐秀才,见识一下科举神人!

    光是考中小三元就能称为神人吗?还真不是吹捧,众所周知,明朝唯一的大三元就是正统年间的商辂。

    至于中小三元的,倒是没见过统计,数量肯定比“大三元”要多,但是,论起概率绝对低于大三元。毕竟乡试是每省三年举行一次,会试和殿试更是全国三年才一次。童子试几乎年年都有,全国的州府更是二百多个,积累下来,造成的分母非常巨大,而分子则是寥寥无几。

    为何会如此呢,原因不复杂,由于童子试只有一名考官负责,出题多是小题。

    一个人出题阅卷排名次就代表着客观性,随意性很大,截搭题更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很难摸到规律。

    能一次通过就很不错了,还想连拿三元,简直和做梦一样,而拿了三元不说,还是在科举死亡组里面拿的三元,这特么的太逆天了!

    大家伙都迫不及待想要找到唐毅,沾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