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42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27 (第1/4页)

    其是靠近紫禁城的好地方,更加价格高的离谱。

    在京官员能拥有住宅的,大体分成三类,一类是圣眷过人,得到皇帝赏赐宅院,这种人基本上凤毛麟角,第二类就是权势滔天,诸如严嵩,这位除了不能住紫禁城,其他的地方随便挑,没人敢管,至于第三类,那就是家境殷实的,比如张四维之流,出身富商,买房一旦压力没有。

    除去这三类,大多数京官,尤其是科道言官,还有翰林院,国子监,鸿胪寺,詹士府的官员只能靠着干巴巴的俸禄过日子,近些年七扣八扣,拖欠严重,连租房都租不起,更别说买了。

    虽说官老爷不至于饿死,只要他们一张嘴,就有大批的人排成队,借给他们银子。可别忘了,当初大家伙都是念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

    满以为考上了进士,成了朝廷命官,就变成了人上人,哪知道过的还不如家里头潇洒,那个郁闷劲儿就别提了。

    而唐毅呢,他对症下药,提出当初内城地域有限,土地都用来建造六部都察院,锦衣卫等衙门,没有考虑到百官,尤其是新晋官员的住宅问题。

    国朝重视士人,又怎能人心让朝廷未来的栋梁为了住所而担忧。就在临近内城的正阳门外,正东坊和正西坊,预留一千套住宅,二进和三进的院子,由朝廷租给中下级官员,以及新科进士,每所官宅一年租金只要象征性的一两银子。

    京师有多少官员呢?差不多两千多人,扣除六部九卿等大员,再扣除家境富裕,能够买得起房子的,一千套住宅,正好能安顿下所有为房子所累的官员。

    当看到这一条的时候,不少官员都感动的流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