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2 (第4/4页)
可想象之事。先前他是一心要按密旨行事,见了谢映本人之后,他竟受到动摇。 从方才的共议,李敬宗也看出来了,谢映沉稳持重,且颇为怜恤士卒。他原以为,以谢映的年轻气盛,又有卓世功勋,定会视这帮山匪水寇为乌合之众,直接入山,踏平寇寨。 但谢映却只道以商队与货船诱之,在焦山与白鹤峡同时设伏,再派一队人马直捣老巢。李敬宗这些年为焦山寇患焦头烂额,这回总算看到曙光。此次成功,他应当就能回京。但李敬宗却始终忐忑。 李敬宗出了营寨,马车往石康返回,行出一程却突然停下。他心里已有预感,没有问车夫为何停下,直接打开车门。 前头坐在马背上的年轻男人,可不是谢映? 谢映被李敬宗请进马车,他微笑道:“李大人。” 李敬宗忙拱手回礼:“世子。” 谢映缓缓道:“李大人三元及第,学富五车,乃是宰相之材,居然因为令公子一首打油诗,在湖州一待便是八年,实是让人可惜。” 谢映话虽短,涵义却有几层,李敬宗懂了,谢映早知皇帝想在湖州除掉他,但湖州的南门永衡镇,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看来谢映是有备而来。他若是不归服谢映,怕是他不成器的儿子连打油诗都做不成了。 李敬宗长长叹口气,此子如此年岁,一身的气势竟能影响他这不惑之年者的心智。即便他不精相术,浸yin官场多年,也该知…… 罢了,罢了。 一番长谈之后,李敬宗立即按照谢映的要求回去布置货船事宜。 陶扇服侍着朱伊重新穿戴整齐,出了大帐,正要叫传晚餐,却见盛岭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