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情仇_第十九章 后宫频生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后宫频生育 (第4/5页)



    长孙皇后了解皇帝的落寞心情,为此特地召见了隋杨家族的女眷们,意欲从中挑出一个长得有几分像洛湄的名门闺女,好给皇帝一个移情的对象。结果,她选中了前魏王府諮议参军杨恭道的第三个女儿,敦请皇帝予以册封为婕妤。

    杨婕妤算是洛湄的堂妹,但是两人的父亲只是堂兄弟,并非亲兄弟,因此两人姿貌相似的程度有限,倒还不如也是这种大家族堂姐妹的杨淑妃与洛湄长得像。不过,杨婕妤年纪较轻,十六七岁少女的鲜嫩毕竟讨喜,李世民自然很乐意接纳。只是谁也料想不到,册封杨婕妤的詔书都拟定了,这位杨三小姐却忽然病倒了,从此一病不起...

    儘管皇帝未能真正得到杨婕妤,但这段预备册封的过程,却让他明白了长孙皇后有多么用心良苦,他就接受了长孙皇后的建议,依照唐宫的规章,轮流到后宫所有的寝宫过夜。于是,贞观二年(西元628年)下半年成了他后宫最多妃嬪同时怀孕的时期。

    贞观三年(西元629年),韦贵妃生下了李世民的第十子李慎,燕贤妃生下了十一皇子李嚣,周婕妤生下了十二皇子李简。另外,李世民还有七个女儿生于这一年,其中三个生在年底,分别是十六女城阳公主、十七女高阳公主、十八女金山公主。

    长孙皇后对这样多產的后宫很满意。她满脑子儒家思想,认为夫君的孩子越多,妻子越尽到了责任,无论这些孩子是嫡出或庶出,反正都是多多益善。她为此不断鼓励皇帝多多去临幸不同的妃嬪,以增加怀孕的机会与孩子的数目。她自己也尽最大的努力增產,每生一胎都才做完月子就停止哺乳,把满月的孩子交给乳母,这样她不再消耗乳汁,才好恢復经期,儘快再怀孕。

    这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