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3/4页)
己都干了,不让王文美沾一点手。 工会主席李穗花曾在县上当过宣传干事,有一定的写稿能力,她的征稿启事写的很有水平,篇幅不长但特别吸引人。 他们第一次征稿没有经验,最怕的是征不到稿子,因此,张大姐从家里拿了一沓子红纸,又特意撰抄了四五十张,加上之前的十几张,也就是说,平城大学显眼的地方都被贴上了红彤彤的征稿启事。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不少人过来投稿了,因为工会就在校内,大家都是直接拿着稿子来工会办公室的,大多数人是郑重的把稿子放下就走了,但也有少部分人还不肯走,和负责审稿的同志套近乎,恨不得能当场录用自己的稿子。 工会办公室本来就小,而且收到的稿子越来越多,这么下去对正常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干扰,还是李穗花想了个办法,她丈夫有个表妹在邮局工作,帮忙找了一个旧邮箱摆放在工会办公室的门口了,大家要投稿子直接放进去就可以了,不必走进办公室。 这个困扰解决了,但审稿的确又成了难题,平城大学的确人才济济,文科和理科一样强,大多数的稿件水平都是不错的,符合马爱红之前说的结构紧凑,故事动人,用词精准,要是按照这个标准,一半左右的稿子都能过。 但他们计划的校刊,十六开大小,页数也只有十张,现在的稿子越收越多,一半的稿子也有七八十篇了,而且征稿时间是十五天,现在才一个周,可以想象后面的稿子恐怕会越来越多。 面对这么多稿件,李穗花和工会其他的职工都着实有点发愁。 但赵珍珍心里却是高兴的,稿子多选择的余地就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