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朔望课 (第2/5页)
课,季课都是由教授,知县,知府出题,这称为官课。 考试时间是从辰初至午正,也就是早上七点到中午十二点,五个小时。 卷子卷子帖经题十道,墨义题五道,最后是制艺文一篇。 首先是帖经题十道吗,第一道,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后面留白。 林延潮不假思索地写上……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林延潮笔上不停,一口作气,连写十道。对于孟子一书滚瓜烂熟的林延潮而言,这根本不是难度啊。 但是想来外舍其他同窗也不会在这种题目上答错,帖经题是最基本的,若是一般乡村社学里的学童,可能还会失误,但对于书院弟子来说,写错一道,真的是要拿来打屁股了。 下面是墨义题五道,这里就有点开始拉分数了。 林延潮认真审卷,第一道题,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这一句话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出处。 林延潮想起孟子集注里,朱子对这一句话的解读,当下写到,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也。 这已是现成了答案,最好一个字都不能改。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