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7 (第3/4页)
以后要怎么办?谁也不知道。于是中原仍然只能留给汉人,而要治理中原,就得学汉人。恰恰学汉人,又是鞑靼人最不乐意的。 这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局,游淼曾经也与孙舆分析过,塞外的通商,迟早是要开的。这数年中,游淼经秦少男与谢徽商量后,由谢徽递了折子,赵超批复,前往塞北谈判,经商所得,让鞑靼抽重税。 商队暂且重开。其中缘由,当然谁也没有对外宣布,是一边做生意,一边打听消息的。 商队是皇帝组建的,虽说如此,却大部分是游淼的人,贸易所得,皇家抽三成,其余六成入国库,最后一成归游淼。 当然,要做什么生意都是游淼说了算,分给赵超多少钱也随游淼心情。游淼只是随便写写画画,交代上去就行了。乔蓉贵为皇后,国舅爷要捞钱,谁敢吭声?况且捞钱也是为了养皇帝。 渐渐的,一年后,塞外商贸全面放开,被胡人把持的丝绸之路也已恢复通商,大量的银钱朝着中原涌入。士族也开始坐不住了,纷纷要求谢徽开新的商队。游淼倒是不怕竞争,便不去插手。 但这么下去,塞外物资又将一面倒的流入中原,经济素来就是汉人的强项,而胡人也将因经济,再次开战。 聂丹没有下落,商队却带回来不少消息。 又一年秋去春来,江波山庄已积粮四十万石。连带着江南江北,夷州等地的生意经营,游家在这短短的数年内,已一跃成为江南首富。皇后出身乔家,乔珏要买地,要做生意,都无人卡他。 游淼时常提醒乔珏,凡事不可做得太过,必须给人留点后路,游家又时不时赈济穷人,是以在江南的名声还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