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隐患 (第2/4页)
然出现与戛然而止倒是给周游与沈苓敲响了警钟,逼着俩人不得不再次放弃睡眠,一鼓作气搬完了东西。 接下来一整天,周游和沈苓给两台无人机与扫地机器人充了共计十余次电,耗时累积整整十六小时,终于在这天夜里,将全部需要带走的东西都装进了车里。 周游与沈苓是在车里休息了一夜。 这一觉睡了个踏踏实实,等到第二天光微明时便启程出发,以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缓慢却艰难地奔向乐来县。 在沿途时,周游与沈苓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计划。 与祖辈都在乐来县城扎根的周游一家不同,沈苓的父母并非本地人,而是来自外省。 当年沈苓的父亲从外地调来,在繁阳市的一家国有银行就职。 八岁的沈苓和她母亲作为家属就一并过来,并在繁阳定居。 沈苓父母双方的其他家人都在外省,所以不像周游在乐来县有一大家子,也就一家三口。 更尴尬的是,沈苓的父亲和她本人的性格简直如出一辙,甚至更为极端,也是个技术宅。 沈父在银行虽然身居要职,却又从不给别人走后门开方便,很不合群,除了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之外,不像其他很多银行职员那样钻营关系,在繁阳市多年都只过着自己一家的清闲小日子,并没有多么庞大且坚固的社会关系网。 周游这边,在与沈苓的多日相处后,他深刻认识到这位技术宅同事的能耐,尤其觉得她倒腾集成电路与编程的能力简直是刚需。 沈苓则觉得周游有着遇事不乱未雨绸缪的调度能力,更觉得让自己一家三口在繁阳随波逐流,倒不如带着父母一道前往乐来县,与周游背后的一大家子会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