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 (第3/4页)
亲二婚的妻子,我上面还有一个大我十岁的哥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具体多少岁我忘了,我的母亲就曾说过“是我想要这个孩子的吗?”这种话。 当然当时具体的话语背景我早已忘了,但是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因此从那时候起我就认定了我的出生是不被母亲所喜的。 关于我的母亲,用现在的话来说,她就是一位文艺女青年,自然她比现代的一些矫揉造作的女青年们要有品格和有财富的多。 我的外公和我爷爷都是老革命老领导。我还有三个舅舅,母亲则是家里年龄最小且最受宠的孩子。 她从小就衣食无忧,即使动乱的那几年,她也因为家庭保护的好和年龄小的原因,没受到波及。更不用提,我的外公和爷爷是之后改开的坚实拥趸。 一般物质生活丰裕,不愁衣食,没什么生活压力和负担,人们的精神追求就会更加高标准。 母亲她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子,从小就学习了小提琴,后来喜欢民族乐器,学的古筝也是师从大家郭老先生。本科期间在UCL主修社会学,研究生又转UCL斯莱德美术学院修美术和艺术史。 这样的一位女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然是无数圈内人心中的女神,而我的父亲在他第一位妻子去世后,在一次宴会上认识了我那刚回国不久的母亲。 两家人是世交,自然有不少见面和聊天的机会,之后也就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一位是严肃正经的官员,一位是浪漫花哨的艺术家,我父亲和母亲的结合让这个家的气氛诡异又和谐。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生活上小吵不断,但是转眼间又和好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