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_246.你看到了什么,那便是什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6.你看到了什么,那便是什么 (第3/8页)

双平稳的手奏出,拉成一条又一条柔和的低音线条,没过多久,整个音乐厅被一张音乐线条所钩织的大网所笼罩。

    冥想、忧伤、感怀、憧憬....

    所有的情绪都混杂着其中,令人无瑕顾忌其他。

    你听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并非空谈,因为贝多芬本人的的确确怒给这首作品加过一个标题。

    ‘类似幻想的奏鸣曲’

    并非月光。

    钢琴前,李安警觉地凝视着眼前的十根手指,尽可能的让自己保持一种本能的演奏去为大家呈现他心目中的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他无意去刻意提醒听众,这首月光曲其实与月光本身并没有关系。

    月光的标题与告别和悲怆不同,并非贝多芬本人所意。

    贝多芬本人只是给这首作品加了一个副标题,‘类似幻想的奏鸣曲’

    事实上是一位乐评家听过这首作品之后说,第一乐章令他响起了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于是出版商顺便加上了“月光”的标题。

    这一标题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这部作品的广泛传播。m.zwWX.ORg

    但另一方面该作品也因为过于具象化的标题暗示大大局限了这首乐曲从其他方面被解读的可能性。

    二百年来,这首曲目走到哪里都像是要带着“月光”一般。

    或许朦胧的月夜总给人浪漫诗意的遐想。

    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甚至变成了贝多芬是某天晚上被一位盲女所感动创造了这部作品。

    这个故事是假的。

    或许人们也愿意相信他们听到这首作品时眼前浮现出的那个在月夜下的盲女魅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