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纪_分卷阅读30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2 (第2/4页)

来说,那个时候大众的态度是关注但还算是平静。但阿琴一死,舆论的风向就开始发生变化了,更多的评论人开始不是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问题,而是社会的角度探讨问题。

    “……平心而论,之前k市纸人管理局的判决完全依照法律,公正不偏倚。但是就是这样一份公正不偏倚的判决为什么没有能够让他们反省自己的错误,甚至连短时间的震慑都没有做到,反而让他变本加厉地欺压□□原受害人,最终至其不得不以死寻求一个说法。这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错?是法律不够严厉,还是人心太过败坏?如果现在的法律已经不能震慑住社会上的犯罪和歪风邪气,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它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步了?如果不是法律的错,那么到底我们该怎么去保护这些弱势群体?我们又该怎么来保护自己?”一则评论这样说。

    “如果纸人的命运就是在受辱、求助法律、再度受辱……中循环,那么法律到底还有什么用?纸人管理局先前用范迪没有在第一时间求助法律而诉诸暴力为由而认为他有错,那么今天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范迪在第一时间求助了法律实际上又能得到什么结果?这也无怪乎范迪之前的选择,因为事实让他根本无法信任纸人管理局。纸人管理局的判决或许是公正的,但是从结果上看,它最终保护了什么人,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呢?”一则评论是这样说。

    “……我收集了东五十七区十年来纸原纠纷的案件。其中有近七成的比例都是由原人提出,而不是纸人。既然起了纠纷必然双方都会涉及其中,为什么纸人不愿意找纸人管理局?阿琴的事件是否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又一则评论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