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5 (第4/4页)
还有大好的前程。 历史上罗伦什么样,吴有为不管,现在他是他的至交好友,就够了。 于是手把手的交代罗伦。 实际上,双季稻在华夏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最早见于公元前三世纪的的记载。 一般认为,古籍中常提到的“两熟稻”和“再熟稻”包括再生稻、混作稻、间作稻和连作稻等,反映了华夏稻作缺席制度的多样性。 双季稻的出现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增加粮食产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双季稻说白了,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 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就能收割早稻了,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十一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 单季稻在每年六月中下旬到七月初插秧,十月中下旬开始收割。 单季稻每亩产量要比双季稻的一季高,但总量比双季稻低好多。 吴有为记得在他穿越前看新闻,说 201 X 年11 月19 日中午,在梅州兴宁龙某镇举行了“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模式攻关“项目测产验收组测产后宣布:该项目年亩产量达到 1537。78 公斤,项目实验获得成功,并创造了水稻亩产量新的世界纪录。 1537。78 公斤是什么概念呢? 三千多斤啊! 就算个整数,三千斤。 一个人一年才能吃多少米? 他不求古代能达到现代的那么高产,一半他就满足了好么! 而罗伦去的地方呢,气候特点是高温高热多雨,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