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1/4页)
无论作风还是伤口都与二十多年前名sao一时的竹柳公子如出一辙! 这下急得不止是魏荃,连太子都失手摔了茶盏。 据御书房当值的内侍所说,太子从御书房出来时面色十分难看,额上又红了一块,甚至隐有血迹斑驳。 东宫风声鹤唳,薛铖这边也被天子余怒波及。 北魏使者遇刺在前,不到两天,朝廷命官之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残杀,负责京城治安的左骁卫免不了责罚。只是如今案子未破,加上太子牵连其中,承光帝只能将薛铖训斥一番,责令他协助破案,绝不可再旁生枝节。 相比太子的失态和旁人的忧心忡忡,薛铖显得平静许多,甚至有些恰逢及时雨的感觉。 无论此事幕后主使是谁,目的已十分明朗——牵扯出二十多年那个消失的竹柳公子和太子之间的联系。堂堂一国储君在暗处蓄养臭名昭著的杀手,这种事莫说承光帝,恐怕满朝堂的人都绝不愿意见到。 但竹柳公子本就行踪诡秘,加上已消失了二十多年,无人知晓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这恰恰给了薛铖一个完美的、可利用的身份。 现在身处晋国的北宫政,为何不可以是这个竹柳公子呢?若能把这个“凶犯”扭送到黎桑面前,不知他会是何种表情? 与此同时,远远围观完大理寺查案的溯辞在袖底捻着手指,慢慢往茶楼走。只觉这晋国内忧外患,果然应了星象中将亡之兆,不免长长叹了口气。 薛将军,你可要加油啊。 等她回到茶楼准备歇口气,却看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嬷嬷正含笑向她走来。 “仙姑。”那嬷嬷生得一张圆脸,眉目温润,语气十分客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