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红袍,大红袍 (第2/4页)
,一来是充分表达对皇帝的尊重,二来是完全把梁适与狄咏的亲密关系给隐藏了起来,三是带有暗示与引导。 皇帝自然也开始思索:“翰林院……倒是好去处,奈何这厮性子跳脱,颇为顽劣,翰林院多是枯燥的差事,他治事功之学,乃实践之道,在翰林院怕是待不住……” 梁适点着头,心想,是这个意思,我就是这个意思…… “陛下之意,是让他去御史台?”梁适问道,话语之中,这就成了陛下之意。 “御史台倒是也可,修身之处也,此子年少,御史台乃清流之地,当学刚正不阿,少学阿谀奉承,也少受他人阿谀奉承,秉公而为,也是教导,愿他将来言行端正!” 皇帝一番话,无不显示他对狄咏的看重,谆谆教导,生怕狄咏因为年少而学坏了。狄咏之品级,到得地方上,那就是大官,必然被人阿谀奉承无数,这怕狄咏飘忽起来,也怕狄咏学得个阿谀奉承的坏毛病。 年少,就得跟着正直的人,哪里正直的人最多?自然就是台谏言官。 “陛下言之有理,狄咏还未及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合该修身!”梁适先认可皇帝的意见,然后再提出担忧:“只是……这狄咏本已六品承旨,而今状元及第,去得御史台,为侍御史,反倒降级了,为知杂事御史,却又不免高就了,弱冠不及,一身红袍于朝,怕是惹人非议……” 这不,难题又到了皇帝身上。皇帝有皇帝的高明,臣子有臣子的手段。人非神明,永远不可能真的事无巨细事事洞察。 降级履职,其实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殿中侍御史的差事,可不是枢密院承旨能比的,那是真的能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能与众多大佬激情互喷的,还能与皇帝“破口大骂”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