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9 大见解 (第1/5页)
179 大见解 国进民退。 这个2002年才提出的词语正好吻合叶岚成和戴景鹏此时讨论的话题,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随着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它在瞬间被放大,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经历了2009年一季度国家贷款规模高达4万多亿的大潮后,纵观十年市场经济的变迁,方洛觉得心中已然有了自己的答案。 他站起来,看着在场和石林同辈在邕城政坛里或者商海里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不慌不乱,慢慢道来:“98年,国家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有企业大量出现亏损、倒闭和职工下岗的情况,由于国有经济当时所占比重还比较高,所以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随后,中央提出了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的计划,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抓大放小’,国有经济收缩到垄断行业和更具优势的竞争领域,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国退民进’的格局,这里的‘国’指的是国有企业,而‘民’是指私营企业,但是这种格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波动,可以预见得到,在未来几年,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类加大投资力度,例如铁路建设投资,在这领域,国有企业占依然占据着大头,私企占的份额少得惊人,而受金融体制影响,国有企业一直受到优待,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为显著,为了应对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加以限制,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受到金融收缩的影响最显著。而随着为了应付金融危机、经济下滑,政府可能要实现松宽信贷政策,这一宽松,大部分地贷款却都流向了例如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项目上,至于私营企业则显得更加羸弱,因为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